我国
健康小屋的数量已具一定规模,且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数量在2011-2013年增长迅猛,与当时国际社会达成慢病防控共识和我国出台慢病防控重要政策等大环境有关。联合国大会在2011年9月召开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的别会议,成为慢病防控史上的里程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控受到空前重视。同时,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被纳入《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考核标准》,进一步促进各地政府主导开展“行动”。2012年,原卫生部等15个部委联合印发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提出要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同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被纳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成为各地疾控的常规工作。
健康小屋建设速度的加快也印证了慢病防控政策力度的逐渐增强。在地区上,东部省份和直辖市人口多,经济发展较快,医疗卫生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较中西部地区丰富,
健康小屋数量较多。
健康小屋功能多样,它不仅是居民长期自我健康监测的有力工具,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便利场所。在健康监测方面,目前
健康小屋供居民自测的仪器种类繁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指导方案》要求
健康小屋必须配备身高、体重、腰围、血压、BMI等基本测量设备,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按需配备体脂、血糖、心血管功能、肺功能等设备。本研究发现,几乎每个小屋都有身高计、体重秤、腰围尺、血压计等基本仪器。其中血压计使用次数多,这与目前社区人群面临的主要慢性病问题有关。一部分小屋还配备了骨密度仪、中医体质辨识仪等设备,受到居民欢迎,使用人次数也较多。但
健康小屋的仪器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为合理配置资源,
健康小屋在建设之初应根据当地社区诊断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来选择仪器设备。在健康教育方面,已经有90%以上的
健康小屋对检测对象进行健康教育,提出生活方式改善方面的建议。并且提供健康教育的小屋使用人次也较多,这与居民对于健康教育的需求相一致。美国、英国等国家通过基于信息系统的人机对话式
健康小屋对普通居民和目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现使用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都较高。
健康小屋总体使用率并不高。平均每个
健康小屋每天仅3人次使用。
健康小屋的使用需要与其他公共卫生工作相结合,以实现其功能的大化。例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档案的更新、慢性病患者的随访管理等都可以利用
健康小屋完成。但大部分的
健康小屋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健康监测的有效功能,将
健康小屋检测数据用于健康档案更新的不到六成,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储存更新
健康小屋检测数据的仅占1/4。其他没有建立信息系统的
健康小屋数据不能储存、交换、分析和利用,成为信息孤岛,制约了
健康小屋的可持续发展,是导致
健康小屋使用人次数不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有信息系统的检测结果用于更新健康档案的
健康小屋使用人次数更多,可见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有效的工作整合可提高小屋利用率。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一些地方充分发挥
健康小屋的优势,将它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纽带,或将它作为医院服务的外延,实现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目标。
健康小屋数据、健康档案数据、医疗就诊数据的互联互通,将大大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疾病防治的效率。县未达到此比例,但可以认为本研究能够反映全国
健康小屋的总体情况。